2311 字,閱讀時間 3 分鐘(如果你讀得夠快的話)
深刻的思考,需要很大的勇气,学习。
謝謝 Skyline 大大!
不敢当不敢当,客气啦,向你学习!
在《創造力的修行》中,作者引用了
“Some things are too important to be taken seriously.”
― Oscar Wilde
作者接著說「藝術就是其中之一。」
看你這篇,或許大部分的事情都不該太過認真
(這邊的認真,應該是過於戰戰兢兢而失去趣味)
_
雖然歪樓,想請問開頭截圖中背景的筆記樹狀圖,是用什麼軟體🤣
對啊,放太多感情,反而充滿得失。最好的工作,是有點討厭,但是還算可以接受的那種。對我來說寫作就是。
背景是 MarginNote 3,近期發現用來讀電子書(必須要有自己的 epub 檔案)非常強大,對於快速總結出書本背後的思路挺有幫助的。
最近在看<夠好的工作>,做了些反思
身邊35歲左右一些朋友不約而同一起中年焦慮
覺得生命沒有意義、沒有熱情
我的困擾點就是:真的要在科技業做一輩子嗎?
殺死我觀念的點是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宣揚:「唯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方能做出偉大成就」
.
我總覺得人生要找到「天職」或是「天命」
人生才會「發光發熱」或是「照亮別人」
那份工作可以讓我每天被夢想叫醒 (類似你之前跟我提到的好奇心)
<夠好的工作> 這本書整個打翻我的迷思,跟你的文章相得益彰
另一本書<失控的熱情>我還沒看,我認為觀念是統一的
這本書提到
在工作上去過度期待「成就感」、「使命感」、「熱情」、「意義」、「天命」
是造就我們不快樂的重大原因
你沒有在工作以外的時間給生命其他意義
有一天你會因為失去工作後,頭重腳輕極度痛苦
我最近開始改變觀念
依然會在科技業服務
這是我最擅長的技能、是我為社會服務的方式
而下班我盡力做自己,讓自己開心
不再盲目的去尋找「更好的工作」
追求熱情,就是我最大的熱情,每天都在尋找熱情但從未真正投入,從一個興趣轉到另一個,每天都在幻想我就是各領域最牛掰的人,這真的超棒,多巴胺都爆噴了 (咦?該不會就是,夢裡啥都有,好爽),而且最棒的是,因為沒真正投入,所以也不會發現自己做不好,沒啥損失
未來的 AR 世界很適合你 哈哈哈
已經沒有熱情了嗎🥲
請問加恩:這篇文章是點出,年輕人(?)可以為了追求熱情或技藝而活嗎?
我想到,追求熱情好像跟保持樂觀一樣,過度依賴都會讓人覺得痛苦。
追求熱情跟追求快樂非常相似,都是在追求一個水中倒影。
年輕人或年老人,都值得過快樂的生活,但是不應該直接追求「快樂」。
正向心理學家 Martin Seligman 認為,快樂有三種層次:
1. 享樂:吃香喝辣的物質享受,通常人們說的「追求快樂」都是指這點。藉由外界物質獲得快樂很簡單,但是會逐漸麻痺。可能賺錢不夠花,或著花了也不快樂。
2. 投入:較高心流比例的生活,積極挑戰自我。用心投入一件事,帶來沈浸式的快樂,從內在激起大量快樂賀爾蒙分泌,這個循環會自我強化,因此不會麻痺,反而不斷正增強,成為所謂「熱情」。這點很接近這篇文章在說的:打磨一項技藝,熱情就會以副產品出現。
3. 使命:當前者的投入,結合一個利他的意義,就會成為使命。充滿使命的生活,可能是人類最理想化的生活樣貌。
你看,先有了技藝,然後有熱情。熱情結合利他,然後有了使命。追求一個有意義感的生活,先從專精一項技藝,成為匠人開始。不論那是什麼技藝,都值得打磨得「強到讓人無法忽視你」。
不知道是否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謝謝加恩認真回覆。雖然我覺得不快樂不見得是壞事,但我同意先有技藝才求熱情。
不過,還是歪樓一下。我想到達康.come 在S6E2回覆:為什麼總是有處理不完的人生課題?
阿達說:人生課題這種事情,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康康說: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在撞牆了,錯了,你只是開錯門了而已。
🤣
深刻的思考,需要很大的勇气,学习。
謝謝 Skyline 大大!
不敢当不敢当,客气啦,向你学习!
在《創造力的修行》中,作者引用了
“Some things are too important to be taken seriously.”
― Oscar Wilde
作者接著說「藝術就是其中之一。」
看你這篇,或許大部分的事情都不該太過認真
(這邊的認真,應該是過於戰戰兢兢而失去趣味)
_
雖然歪樓,想請問開頭截圖中背景的筆記樹狀圖,是用什麼軟體🤣
對啊,放太多感情,反而充滿得失。最好的工作,是有點討厭,但是還算可以接受的那種。對我來說寫作就是。
背景是 MarginNote 3,近期發現用來讀電子書(必須要有自己的 epub 檔案)非常強大,對於快速總結出書本背後的思路挺有幫助的。
最近在看<夠好的工作>,做了些反思
身邊35歲左右一些朋友不約而同一起中年焦慮
覺得生命沒有意義、沒有熱情
我的困擾點就是:真的要在科技業做一輩子嗎?
殺死我觀念的點是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宣揚:「唯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方能做出偉大成就」
.
我總覺得人生要找到「天職」或是「天命」
人生才會「發光發熱」或是「照亮別人」
那份工作可以讓我每天被夢想叫醒 (類似你之前跟我提到的好奇心)
.
<夠好的工作> 這本書整個打翻我的迷思,跟你的文章相得益彰
另一本書<失控的熱情>我還沒看,我認為觀念是統一的
.
這本書提到
在工作上去過度期待「成就感」、「使命感」、「熱情」、「意義」、「天命」
是造就我們不快樂的重大原因
你沒有在工作以外的時間給生命其他意義
有一天你會因為失去工作後,頭重腳輕極度痛苦
.
我最近開始改變觀念
依然會在科技業服務
這是我最擅長的技能、是我為社會服務的方式
而下班我盡力做自己,讓自己開心
不再盲目的去尋找「更好的工作」
追求熱情,就是我最大的熱情,每天都在尋找熱情但從未真正投入,從一個興趣轉到另一個,每天都在幻想我就是各領域最牛掰的人,這真的超棒,多巴胺都爆噴了 (咦?該不會就是,夢裡啥都有,好爽),而且最棒的是,因為沒真正投入,所以也不會發現自己做不好,沒啥損失
未來的 AR 世界很適合你 哈哈哈
已經沒有熱情了嗎🥲
請問加恩:這篇文章是點出,年輕人(?)可以為了追求熱情或技藝而活嗎?
我想到,追求熱情好像跟保持樂觀一樣,過度依賴都會讓人覺得痛苦。
追求熱情跟追求快樂非常相似,都是在追求一個水中倒影。
年輕人或年老人,都值得過快樂的生活,但是不應該直接追求「快樂」。
正向心理學家 Martin Seligman 認為,快樂有三種層次:
1. 享樂:吃香喝辣的物質享受,通常人們說的「追求快樂」都是指這點。藉由外界物質獲得快樂很簡單,但是會逐漸麻痺。可能賺錢不夠花,或著花了也不快樂。
2. 投入:較高心流比例的生活,積極挑戰自我。用心投入一件事,帶來沈浸式的快樂,從內在激起大量快樂賀爾蒙分泌,這個循環會自我強化,因此不會麻痺,反而不斷正增強,成為所謂「熱情」。這點很接近這篇文章在說的:打磨一項技藝,熱情就會以副產品出現。
3. 使命:當前者的投入,結合一個利他的意義,就會成為使命。充滿使命的生活,可能是人類最理想化的生活樣貌。
你看,先有了技藝,然後有熱情。熱情結合利他,然後有了使命。追求一個有意義感的生活,先從專精一項技藝,成為匠人開始。不論那是什麼技藝,都值得打磨得「強到讓人無法忽視你」。
不知道是否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謝謝加恩認真回覆。雖然我覺得不快樂不見得是壞事,但我同意先有技藝才求熱情。
不過,還是歪樓一下。我想到達康.come 在S6E2回覆:為什麼總是有處理不完的人生課題?
阿達說:人生課題這種事情,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康康說: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在撞牆了,錯了,你只是開錯門了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