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新年快樂,不知道過去這一年你收尾得如何?
2023 年底我業力大引爆,中了流感,在幾乎暈厥中撐過了一場表演。
大睡兩天,想說今天終於可以好好寫字,結果親戚一通電話打來,他騎腳踏車環島鐵腿了,目前卡在南迴公路上…
然後我就出現在他人的新年新希望中了。
總之,我的 2024 年初在重感冒與道路救援中開始,
希望你的 2024 起頭,比我好一點。
在我的臉書日更中,有一個系列是我會翻譯美國喜劇演員 Gary Gulman 的喜劇心法。
其中有一則,Gulman 分享了他的喜劇朋友 Chris Gethard 的文章,叫所有追蹤他喜劇心法的人都應該讀一讀。
Chris Gethard 是一位紐約喜劇演員,一直保持在小眾階段。
這篇文章是 Chris Gethard 對喜劇的個人意見,他表示是他在這幾年喜劇生涯中累積下來的感想,以及讓他保持在正確方向的提醒。
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一個在美國喜劇演員,心中是怎樣看待喜劇這件事。
以下翻譯他對喜劇的個人意見。(括號內則是我的個人意見)
Chris Gethard 對喜劇的個人意見
千錯萬錯,永遠都不是觀眾的錯,永遠。
(認同。怪觀眾只是找藉口,怪自己則逼自己成長。)
沒有任何一種喜劇是「低俗」的,只有拙劣的詮釋。
任何種類的喜劇都有被拙劣地詮釋的時候。
(例如當有人在台上模仿 Gay,永遠都是那個嗲聲。這是我第一個想到的拙劣詮釋)
有立場沒觀點很疲弱,有觀點沒立場則很孬。
(有立場沒觀點:我超討厭國民黨!我超討厭國民黨!!幹你娘國民黨噁爆!!!
有觀點沒立場:「蔣介石如果復活看見今天國民黨會怎樣呢?會生氣怎麼還沒反攻大陸嗎?還是會說『哎呀大家都不演了嗎』...我不知道啦覺得蠻有趣的。」)
最好的喜劇演員是可以走進任何場所表演,然後抓到訣竅的人。街頭、俱樂部、大學社團、喜劇節、音樂節…等
(目前台灣演員中很少有人會刻意走出喜劇場合表演單口的。這點真心有難度。)
真正的好笑話能讓所有人都發笑。
(這點有微微偏頗。有些笑話是刻意設定在族群內認同的,例如黑人演員的幽默常常只對黑人觀眾講。但確實,能跨文化、國界的笑話,往往是抓到人性共通笑點的笑話。)
先無償工作換取經驗,直到你具備經驗,從此絕不再無償工作。
(這句是經典名言)
如果你在一個可以測試新笑話的小場子表演,那不叫做工作,那叫做工作坊。這種場合不收錢也沒關係。
(但請有點把握不要搞砸了你的演出)
如果在你之前的演員對觀眾說他們很糟糕,那個演員是廢物。換你上台後,試著這樣說:「謝謝你們今天來到這裡,也謝謝你們願意給我你寶貴的時間」,你會馬上感受到他們的防衛心下降了。
觀眾單純會很開心他們沒有因為花了時間出門就被說很笨,尤其是來自一個爛演員。
(喜劇場合罵觀眾的情況時不少,尤其是演員風格強硬的時候。但說真的,處理得好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演員為了觀眾工作,觀眾可不為演員工作。
(聽起來很廢話?演員常常忘記這點。)
我目前做過最困難的演出,是幫一個全樂團的表演序列開場。
(小分享:我目前做過最困難的演出,是在一群醉漢包圍中表演給認真想聽的觀眾)
當你沒有花足夠時間好好生活,你的笑話會開始變得乾扁而沒有生氣。有些非常傑出的寫手可以寫出極為工整的笑話,但是缺乏內容,因為他們沒有真正活著。我有相反的問題,我花太多時間在生活中打滾,卻沒有寫作的紀律。
(有一說是:「幽默的本質是真相與悲劇」,兩者都是生活會源源不絕提供給你的。)
預先選好上台要穿什麼衣服,卻在台上開自己衣服的玩笑,這很俗套。
(Well,認同)
在紐約,喜劇演員過於兇殘;在洛杉磯,喜劇演員過於自大;在英國,喜劇演員過於憂鬱。
(在台灣,喜劇演員過於缺少。)
當你開始跑巡迴,買一張好一點的航空里程卡。
(當你在台灣開始跑巡迴,記得辦中油會員)
有時候你的表演票賣不完,你會需要拉路人進來看,好把現場位子塞滿(比較好表演)。這樣的演出會很好玩,因為當你成功讓這群免費仔喜歡你,你就知道你比炸起司條還要有吸引力。
(台灣演出很少有人在路上拉票的。看來候選人才是成熟的喜劇演員。)
永遠不要低估年輕的觀眾。如果你覺得他們太過於政治正確,那代表你應該找到更聰明的方式表達你的觀點。
(政治正確在美國比較常見,台灣的觀眾特質應該是冷感...兩者都是演員需要克服的)
喜劇演員有表演任何內容的權利。但是演員常常忘記,觀眾也有被任何表演內容冒犯的權利。
(大認同)
當喜劇演員根本算不上苦日子,演員們必須停止這樣說自己。這對那些真正過著苦日子的人是一種污辱。
在一個成功希望渺茫、粉碎自尊的娛樂產業中工作是嚇人的,但是並不苦。
當一個礦工、汽車廠組裝員,那才是真正的苦日子。
能為勞工階級的人服務,讓他們發笑,是喜劇演員的榮幸。
(很好的觀點。可惜在台灣會來看現場喜劇的人通常不是勞工階級…)
我們應為彼此的藝術創作,保持一點魔術師的道德。
(We need to give each other as artists some element of a magicians’ code. 這句話我真的翻不出來。大意是要為彼此的藝術秘密保密?求強者回饋)
偶爾試試看別種藝術表演的形式。我在大學時開玩笑地修了現代舞,結果發現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喜劇急速成長的時期。
(不管有沒有成長了,重點是很好玩。)
如果你想過著不被他人約束的生活,你就必須在你的生活中建立自律。
(一百分同意。)
一期一會。沒有哪一場表演比其他場更重要。
(當喜劇演員也是一生懸命的。)
在剛開始講喜劇時模仿你的偶像。但記得最好的模仿,是情緒上的模仿。做得好的時候,你不會模仿他們的寫作風格、表演風格,你會模仿他們給觀眾的感受。
(試圖模仿情緒讓你必須去觀察那個表演風格後面的「東西」,進行更抽象的後設觀察。)
單口喜劇的藝術精髓,就是如何對著麥克風打嗝而不被發現。
(當然不是真的偷打嗝,我們又不是腹語師)
不要表現得像是喜劇演員,表現得像是你自己。
(找到自己的聲音是一場往內探索的修煉呢)
如果你對這方面的主題有興趣,我過去這一週臉書上表現最好的文章剛好是喜劇相關的,可以參考看看:《如何把笑話變強?Greg Dean 提升笑話品質的十三種方法》
若喜歡我的《書不起》電子報,也請幫我分享。
祝你有美好的 2024 Q1!下週見。
魔術師最有名的 code 應該是 Thurston’s 3 Rules in Magic
1. 魔術表演之前不透漏接下來的表演內容
2. 不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對相同的觀眾變相同的魔術 2 次甚至以上
3. 魔術表演過後,絕不向觀眾透露魔術的秘密
好像有很多版本,其中有些會特別說不要透漏「其他魔術師」的表演內容或秘密
所以知名節目 Breaking the Magician's Code 其實違反了傳統魔術師的 Code
後來的風向如何,可能要請教真的懂魔術的朋友了
以上是 13 歲時參加學校第七堂社團課選魔術社來的皮毛外面的角質層
所以我猜他想說的是不要破梗、也不要透漏任何一點
但有時候好像會變成另一種梗(例如博恩上台把「馬克」、「吐司」喊掉)
所以他才說 some element of
用我們的慣用語的話,我覺得就是不要互相拆臺
雖然不是喜劇演員或是表演者,看完卻覺得非常受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