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一週又過去了,希望你一切都好。
這週要整理的是兩本書:《Snow Leopard》與《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目前皆未翻譯成中文。
《Snow Leopard》是由 Category Pirate 作者群寫作,書中內容細緻分析網路寫作市場,以及內容創作者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開闢一個屬於自己的「類別」(Category),並且佔地為王。
而另一本《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則是同樣的作者 Nicolas Cole 特別針對網路寫作的另一本書。
兩本主題相當接近,不論你是否寫作、是否想成為作家,只要你有在創作/創業,認真經營個人品牌,這兩本書都相當具參考價值。
所以,就來聊一下兩本書的精華吧。
獨特「類別」是最好的護城河
區分出成功作家與普通作家的關鍵,是創造「類別」(Category)。
他們追求「獨特」,甚至獨特到產生了新的「分類」。
例如,JK 羅琳寫《哈利波特》的時候,是 J.R.R Tolkien 寫《魔戒》後五十年。
同樣是奇幻文學,JK 羅琳並沒有試圖超越《魔戒》,而是鎖定年輕讀者群,在奇幻文學中創造並佔領了一個新的類別:「魔法學院」系列。
其他同樣創造或佔領全新分類的例子,諸如:
伍佰佔領台灣硬漢搖滾
漫威與 DC 佔領了超級英雄
Ryan Holidays 佔領了「斯多葛哲學」
侯孝賢與蔡明亮佔領了「長鏡頭」
Dcard 佔領了街訪
博恩佔領了脫口秀
創造類別,佔地為王,你會成為該領域「第一人」。
而這會產生一個防衛效果:當後起之秀想要進入你的類別時,馬上會聽見一句致命的話:「喔,你在拍街訪喔?那不就 Dcard」。
(或者,喜劇演員很常聽到的一句話:「喔你在做脫口秀?就博恩嘛」)
面對這個防衛效果,後來者必須思考如何做出區別,不要跟你在同領域競爭。
獨特的「類別」,就是天然的創作護城河。
(你同意我舉的例子嗎?留言跟我說說你的想法🙂)
如何創造類別?
獨特的類別不一定是賽到,而是可以有意識地找尋、創造。
在《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書中,有介紹許多創造嶄新類別的方法:
1. 讀者群X類別
如前面說的,《哈利波特》是「寫給年輕讀者看的魔法小說」,因此光是在讀者群上跟《魔戒》做出區別,就成為了不同類別的小說。
同樣的邏輯,「給二戰老兵看的政治小說」跟「給高中少女看的政治小說」,也絕對是完全不同種類的創作。
鎖定讀者群的口味,創作只有某一群人懂的內容,他們會愛死你。
2. 類別X類別
戰爭小說很多人寫。
水豚戰爭小說,可能就是不存在的類別。
(隨便講的,怎麼有點萌)
如果你正在寫小說,又剛好有某個領域的興趣(例如,自由潛水?),將興趣與你正在做的事情雜交,通常會有新穎的結果。
3. 嶄新風格(觀眾群 / 類別X風格)
獨特的文風也會自創一格。
例如,《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uck》(中譯《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這本書,是美國極度暢銷的自我成長書籍。
作者 Mark Manson 寫的內容,其實跟一般雞湯書沒有太多出入。但是他用非常雞掰的語氣與文風(看標題可以感受到吧),讓人不得不把它當作是完全不同的類別。
但這種類別創造法有個缺點:很容易被模仿。
Mark Manson 的雞掰雞湯書風格,後來確實被模仿透了。
風格可以產生顯著的差異,但最好是搭配前面兩者進行組合拳。
4. 今天的熱點=明天的問題
雷射印表機剛推出時,是劃時代的革命解法。
但人們馬上意識到這個解法帶出新的問題:雷射印表機墨水匣非常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現了「墨水匣補充廠商」,讓買家不需要花昂貴價錢更換墨水匣。
一個小型的新產業就這樣誕生。
「解法」產生「問題」,「問題」造就「新類別」。
虛擬貨幣解決「我的錢被第三方機構管理」的問題,但產生「該怎樣保存我的比特幣最安全?」的新問題。「冷錢包」就是全新類別。
AI 解決許多現有生產力問題,但產生「如何跟 AI 溝通」的全新問題,於是有了「提詞術」(prompt design)的全新類別。
你可以思考三個問題,來找到潛在的類別:
「有哪些解法是現在最火熱的?」
「這些解法產生了哪些問題?」
「我如何成為第一個解決這些問題的人?」
5. 拒絕現況
大多數公司都接受了「行業中的現況」,然後只想做出「比現況更好」的產品。創作者也是。
拒絕現況,將現況塑造成問題,才有機會創造新的類別。
Brian Chesky 拒絕「旅遊一定要住旅館」的現況,創造 Airbnb
Travis Kalanick 拒絕「搭車就是在路邊叫計程車」的現況,創造 Uber
畢卡索前十年畫家生涯,都在臨摹梵谷「印象派」的畫風前提,直到第十年才發明「立體派」(Cubism),從此終於不再被拿來跟梵谷比較。
「專注於那些語言還沒有定義的東西,當你在研究那些沒有人說得清到底是什麼的東西時,你很有機會是唯一知道怎樣做那件事的人。」
科技知名評論者 Kevin Kelly
6. 極度專精,極度具體
模糊代表困惑。
專精且具體,意味著讀者馬上就要做選擇。
「我真的想看吸血鬼二戰飛行員奇幻小說嗎?」
做完選擇,會有一票人離開;留下來的,通常都是愛死你的人。
你越特定具體,受眾理解你的心力越少,你就越容易被接受。
7. 運用語言重新定義你的類別
九成九的公司都會寫出一句沒有意義的口號。
現代汽車的口號: 「New Thinking, New Possibilities」。
而之前的版本:「 Drive your way」。
爛透了,獨特性為零。
如果這個「一句話形容你」可以輕易套用在別人身上,很抱歉,你沒有任何獨特觀點。
這個一句話應該專屬於你,且清楚展示你的「解法」如何連接「問題」與「想像中的未來」。
書中案例:
Substack:「A place for independent writing」
Vinebox(杯裝高級紅酒):「Premium wine by glass」
5 Hour Energy(美國能量飲料):「Take one 5-Hour Energy and it won’t feel like 2:30 anymore.」
8. 鍛造新詞
要讓讀者記得一件事,與其花費五百個字說明,直接鍛造一個新的字,會簡單許多。
例如:
「自拍」(一張自己拍自己的照片)
「電動車」(車是舊概念,電動是新概念融合)
「虛擬貨幣」(貨幣是舊概念,虛擬是新概念)
「極簡主義」(「把不要的東西丟掉」)
「一週工作四小時」(全部外包的電商創業)
「一人公司」(高級接案仔)
發明一個新的字,就是架構一個自己的宇宙觀,讓新來者可以快速搞懂。
作者 Nicholas Cole 稱之為「Frame, Name, Claim. 」
定義領域,命名領域,然後佔地為王。
大概這樣,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些幫助。
近期我正在努力調整我的內容之中,如果你讀完我的文章有任何想法可以回饋給我,我會非常感激。
寫信,就算是 email 也是很浪漫的事。
寫封信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