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是 PressPlay 邀約之下寫的業配文,是我實際看 Jeff Su 課程之後的心得。
Jeff Su,生產力系統大師,九年 Google 產品行銷經理,YT 頻道 114 萬追蹤。
他一開始進 Google 時,表現非常差,連續三次在銷售培訓中表現墊底。
他的主管跟他說:「從來沒有人連續兩次墊底的,你竟然可以三連敗。」
他是當時團隊裡業績最爛的業務。
就在他即將要寄出離職信的當下,他忽然領悟一件事:你在工作上所仰賴的「系統」,跟你的能力一樣重要。
「每一個高手,都是靠系統支撐住他,不是靠他個人有多厲害。」
於是他把離職信收起來,做了一件很不炫炮的事情:他拉了一個 Google Sheet 報表。
從那天開始,他紀錄下每一次電話,每一次會議,每一次失敗背後的原因——用這個報表逼自己「復盤」。
接下來兩年,他成為亞太地區銷售人員 top 5%。在 2019 年第四季,他登上 Google 全球表現第一的銷售員。
他不是銷售話術最強的人,但靠著「打造系統」,他成為 Google 金牌業務。
後續他也開始在 YouTube 上分享自己的生產力、系統設計的心得。
我不時會看他的影片,除了有料以外,他的影片很有那種書呆子在狂講自己熱愛的工具感覺。(偶爾會有一些書呆子才會懂的梗。恩,我懂。)
之前我也做過他的影片介紹,看他的影片學怎樣下 AI 提詞。(文章連結)
這次,他竟然來台灣的 PressPlay 開 Notion 課了!有種螢幕裡面的人忽然蹦出來,在你面前活蹦亂跳,打破第四面牆的感受。
Notion 一直是一個我沒有把它用好的工具。
過去我都是使用 Obsidian 居多,我原本也立志要從一而終,人生只用 Obsidian 打造整個系統。
但後來越做覺得, Obsidian 在知識管理方面非常強大,但如果來到「工作任務管理、人生瑣事管理」這種要整合其他工具的「人生 OS 操作系統」場景,那真的會蠻困難。
即便自己寫程式可以搞定,體感上就是沒有那麼絲滑。
所以最近,我也漸漸分開我自己的筆記,部分放在 Notion 上了。
剛好最近 PressPlay 邀請我推薦他的課(剛好我想上免費課),所以在課程還沒上架之前先看完了前半段內容。
看完之後,我整理出了幾個重點:
▋ 1. 使用快捷鍵真的很重要
這部課程我很喜歡的是,他在影片裡面幾乎每個動作都會教你快捷鍵。
這真的很重要。我是個快捷鍵魔人,我會拿「會不會使用快捷鍵」來判斷一個人對一個工具程式的掌握度高低。
之前我在當剪輯的時候,我曾經把 fcpx 的所有動作都自定義爲快捷鍵,設定在 PS4 手把上剪片。
為什麼這樣搞自己?
一來當然是因為爽。在辦公室大搖大擺拿出 PS4 手把說拎北在上班,就是爽一個字。
二來是,我覺得大腦的想法跟實際產生螢幕上的動作,之間的連結要越短越好。一個按鍵組合可以搞定的東西,如果還要用滑鼠右鍵,開啟選單,選擇按鈕,按下....真的太慢了。
這不是效率、能不能早點下班的問題,而是你的能力邊界問題。
一個人的思考能力上限是工具。你的手越能夠跟上大腦,你的大腦就能越奔放。如果一個人打字速度很慢,他的寫作能力可能天花板也就在那邊。
「快捷鍵」也是如此。在腦機介面問世之前,是否把快捷鍵熟練到身體記憶裡,大概都會是知識工作者的基本功。
Jeff Su 在這方面教得不錯。例如,光是「打開頁面」這個方法,就教你三種不同的操作方式——我一直都知道 Notion 有不同的打開方法,但看到有人一次整理好還是很舒服。
▋ 2. 打造系統的難度不是瑣碎,是把自己習慣已久的東西給拆了。
例如,Jeff 在介紹怎樣建立「專案」時,一開頭就得把定義先講清楚:
「專案,就是有特定目標,以及特定結束日期的工作項目集合」
這聽起來就很蠢,我早就知道了啊,幹嘛要花時間講這個?
繼續看下去之後我發現——沒有,我不知道。
我以為我知道,但是當身體處在一大團鳥事迷霧中時,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是:
「喔對,這件事很重要」
「好,約個時間會議」
「喔好那這個我想一下怎樣做」
然後就停滯了,消失在鳥事迷霧中。直到有一天某個地方破洞了,客戶打來了,老闆火了,你才發現是迷霧害了你。
週末悠哉看書看課程時,時間很多,我們會覺得「專案的定義」這些東西自己早就知道了;但是當真的身處戰場時,你必須緊緊抓著這些定義,才能減少自己的受迫性失誤。
我常常覺得自己雖然會寫作,但我的收入是在「逼自己學會專案管理」之後才開始慢慢成長的。
學習把自己系統化的第一步,就是逼自己「看清楚這些無聊的定義」,然後用它把自己給拆了——你才能重組,才能優化。
▋ 3. Notion 可以是筆記軟體,也可以是從頭設計一次人生的修煉
以前面對 Notion 空白頁面,心裏就只會把它當成比較花俏的 Word,拿來寫文字就差不多了。
當然我很清楚 Notion 遠遠不只是文書功能,它在資料管理方面非常強大,你應該拿它來整合任務、資源、行動和決策等——做出一套「人生控制中心」。
但這真的不容易。因為當你不斷拆解下去,你會發現這不只是「Notion 哪個功能按鈕在哪裡」的問題,而是「我要怎樣拆解人生」的問題。
當你不斷拆解的過程,其實你也是在重新檢視自己,思考「我還想要這樣生活嗎?」
因此學會使用 Notion 對我來說,其實更接近玄學(或至少心理學),因為這是一個認識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
而且在這個對話過程中,你很快會發現——「我」其實是「我們」。
即便只有一個人,你的內在還有很多個不同的人格要協調。再加上「台前台後」和「現在未來」這兩個維度,你內在的人格數量其實是你想像的兩倍。
這根本是一個小團隊了,要搞定這群人,你除了需要「系統」,也需要時間。
過去我常常看一個 Notion 教學,照著操作一陣子——然後就放棄。然後我就覺得這個老師很爛。
但現在對自己理解更深刻一點,回頭來看,我發現這樣是錯的:我預期「人生操作系統」要可以馬上搞定,就如同預期雞湯書是特效藥,看完這本人生問題就該全部解決一樣。
實際上,這是一段長長的修煉。
拜了第一個師傅通常是沒用的,不是師傅不擅長,是因為你通常還沒準備好。你應該繼續拜第二個,第三個...在每一個流派裡都學到一點,把自己拆解一點——然後打造出專屬於自己的系統。
在自我管理與生產力方面,我拜師過太多人了: Thomas Frank、雷蒙、朱騏、卡片筆記祖師爺魯曼與各種國外卡片筆記快樂夥伴們。
現在再回來看 Jeff Su,我覺得他的設計邏輯是少數可以同時很深入,但又講得清晰好懂的。
這很厲害。孫子說「道天地將法」,筆記課程表面上在談論的是「法」,但其實很值得觀察的,是後面的「道」。
你應該花很多心思在質問「他為什麼要這樣設計,而不是那樣設計?」,把它給挖透。
Jeff Su 在 Notion 上的「法」是合理且完善的,也許這一次,你小修一下就真的可以用了;即便不行也沒關係——你可以試著深入觀察,這位地表最強的系統狂人,大腦裡面到底有什麼「道」。
---------------
推薦你 Jeff Su 的 Notion 課程【 打造一站式人生控制中心|Notion Command Center 】
PS:他的課程是英文教學,搭配中文字幕,順便練英聽。
折扣碼:輸入「CHIUKAUN250 」可折 $250
水喔~這正是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