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神與酒神
最近跟麥摳錄 podcast,聊到一個有點萬年老問題:
「想認真做喜劇的話,應該白天也有一份工作?還是勒緊褲帶,把可支配時間 all in 產出內容?」
一年前,我也寫過一樣的問題:《你是否應該「全職做喜劇」?》
那篇文章比較是用「有一份白天的工作會給你更多的素材」、「有一份白天的工作可以讓你的經濟狀態更穩健,精神狀態也更穩定」、「有一份穩定工作讓你更可以在創作上冒險」這三個論點出發。
一年過去了,我想用一個不一樣的論點,重新來聊一次這個問題。
我認為新手喜劇演員,「必須」要有一份白天工作。
因為,學會兼顧喜劇與工作,是決定演員能在喜劇領域中走多遠的關鍵。
太陽神與酒神
在尼采的宇宙觀裡頭,有一組很有趣的對立:「太陽神與酒神」。
Apollo and Dionysus。
太陽神與酒神分別象徵著藝術裡頭的兩股二元性的力量,太陽神是光明、邏輯與理性之神,酒神是奔放、混沌與情感之神。
太陽神象徵著夢境,而酒神象徵醉境。
尼采認為,每位藝術家都是「模仿者」,試圖在作品中呈現這兩種自然的、直接的藝術境界,要嘛是模仿太陽神的夢境藝術家,或是模仿酒神的醉境藝術家,或者兼二者於一身,例如希臘悲劇詩人。
酒神與太陽神,是讓藝術前進,幻化成為美感的兩股靈性力量,是人生來自然具備的。
「目前為止,我們比較了太陽神及其對立面——酒神的藝術力量。基本上,它們皆從自然本身迸發,無需人間藝術家的斧鑿;他們的藝術衝動,在自然中獲得最方便最直接的滿足:一方面是夢境的形象世界,它的完滿與個人的知識水準及藝術修養完全無關;另一方面,醉境的現實,也同樣絕不重視個人能力,甚至竭力摧毀個性,並通過一種神祕的統一感來使他得到救贖。」
— 尼采《而我必須是光》
酷吧,充滿詩意,每個字都很美,看完沒一句話懂的。
Classic Nietzsche.
以下我要用尼采的「太陽神與酒神」的哲學觀大做文章了,如果有哲學大神,請務必狠狠的鞭我。
喜劇演員(或藝術家)最缺乏的一件事
喜劇演員絕對需要一份白天的工作,但不是為了經濟上的理由。
這份工作可以和喜劇毫無相關,這是你在社會上的定位,認知到自己必須「努力工作」的地點,是一個開放接受社會的傷害、殘酷與無情,接受這世上的苦難的地方。
換句話說,職場。
但需要這份工作,不是因為「缺乏歷練」、「年輕人需要經驗」之類的狗屁;也不是因為需要創作材料來源。
單純是因為,喜劇演員最缺乏的,就是「工作倫理」。
喜劇演員作為幽默的信仰者,我們完全屬於酒神的領域。追求著打破台上台下的壁壘,和觀眾直接共感連結,彼此成為一個大團契。
「在酒神的魔力之下,不但人與人再次團結,甚至那被疏遠、被敵視、被奴役的大自然也重新與她的人類浪子把手言歡。大地慷慨地獻出貢品,猛獸也溫良地從野嶺荒漠中走來,酒神的車駕滿載著鮮花和花環,虎豹在車軛下服役驅馳。」
— 尼采.《而我必須是光》
喜劇演員先成為了酒神的信徒,孜孜不倦地追求「表演」與「創意」,成為模仿醉境的藝術家。
但是,大多數喜劇演員都忘記了,藝術的另一股力量,是阿波羅太陽神。
阿波羅所象徵的「古典、形式主義、邏輯、理性」,我解讀成「工作倫理」。
具備傑出工作倫理,篤信阿波羅太陽神的喜劇演員,比日本進口的壓縮機,還要稀少。
因為工作倫理「不好玩」。
安排檔期、想內容、想宣傳、賣票、租場地、找音控、談商演、接業配、社群行銷、剪片、排程發佈、寫文案...
或者,在沒有靈感的時候仍然維持寫笑話,在沒有心情時仍然上台,即便只是練習。
創作的紀律,是所有藝術家與創作者的最大關卡。
太陽神阿波羅,象徵著「條理」與「紀律」。
這些根本就是基本職場工作術:記得講完電話會議做筆記,記得更新日曆,記得會面提早到十五分鐘,做到按時交件,做好時間管理、學會溝通、學會向上管理…
「學會不要懶散」。
喜劇演員是天性懶散的生物(就是我),然而偏偏,條理與紀律,這些基本的職場單兵守則,會直接決定你可以在喜劇裡做多遠。
畢竟,想要「全職做喜劇」,那就意味著,你多擅長「全職」,會直接決定你把創意變現的能力。
喜劇演員的白天工作是什麼都不重要:咖啡廳打工仔、保險業務、高階主管工程師…都可以。
因為唯一重要的是,單純練習把每一份手上的事情做好,然後固定時間出現在一個你應該出現的地方:寫作桌前、舞台上、會議室中...那些嘴巴說起來容易,身體力行非常困難的事。
只靠做喜劇就想要獲得這樣的工作倫理,並不是不可行,但那就像是想健身但不找教練,只靠自己看影片、看書去練一樣:也許你會成功,但大多數人都不了了之。
甚至,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反而因為毫無情感羈絆,而更能夠抓到形而上的,只存在於肌肉記憶的那份「工作倫理」。
「漫才跟電影都不是我真心想做的工作,也幸好我不想做,因為自己不喜歡的職業,做起來會比較順遂。」
— 北野武 .《超思考》
這份對太陽神阿波羅的敬虔,只存在於肌肉記憶,只能靠日常一天又一天,枯燥與乏味地,重新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最後在冷靜審視中,像是薛西弗斯推著大石一樣精通面對荒謬的藝術。
這只能從每一天做起。
因為終會有那麼一天,流量起來了,業配忽然變多了,檔期忽然不好排了,這時候再來精進自己的工作倫理,已經來不及了。
即便有了經紀人,有製作團隊,沒有創作上的紀律,也只能擺爛。
喜劇是一種信仰,我們因為酒神進入喜劇,然而對太陽神的虔誠,決定我們在喜劇中走多遠。
喜劇是一種信仰,演員因為篤信酒神進入喜劇,但對於太陽神的虔誠,才決定我們在喜劇裡走多遠。
屌屌人:Wacky
前面好認真,最後來講個可愛的。
這是 Wacky。
wacky 英文的意思就是「怪怪的」,wack 也叫做怪人,或者同樣的發音 whack 意思是用棒子重擊,像是 Wacky 曾經經歷過的事情一樣,所以現在他長這樣。
Wacky 不是直的。
身為一個彎屌,他在屌屌世界中格格不入。
他也不是 gay 屌,他也不喜歡 pussy,總之他就是很怪。
有些屌上彎或側彎,但大多只是微微的,像是 Wacky 這樣彎成四十五度,基本上要看醫生了。
但是他的怪,是有自知之明的那種怪。
是那種,我知道自己和大家不一樣,但那也沒關係,我們沒有必要一樣,這個世界很廣闊的,足夠我做自己,也找到跟我一樣彎屌的同伴,彼此陪伴。
Wacky 雖然怪,可有點溫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