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

User's avatar
Sabrina Hsieh's avatar

感謝用如此淺顯易懂的方式,詮釋出一般人可能要讀相關書籍好多本才能理解一半的內容。文章已經重刷3次。希望可以有更多相關內容。

Expand full comment
Roland的遊戲茶水間's avatar

讀完一篇關於財富本質的文章後很有共鳴,特別是在「保護好奇心」與「AI知識傳遞的侷限」這兩點上。

文章也讓我再次思考「哪些知識具備價值」。這是我經營自媒體以來經常自問的問題。如同飛鳥的遊戲業知識課程,這類利基知識肯定有價值,但它的覆蓋範圍註定不比常見的財富或心靈課程。我在經營自媒體的過程中,也總是在確認這件事,而驅動我堅持下去的,往往就是保護自己的好奇心——思考如何讓內容更有趣、判斷文章是否值得收錄、在個人品牌塑造中該專注哪些領域才不致雜亂。

而「AI知識傳遞的侷限」,則是我研究如何讓AI更懂我的核心驅動力。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透過日記這類協作,將AI變成我的「第二大腦」是可行的。我相信,要讓AI突破知識傳遞的侷限,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來自使用者持續不斷的輸入,藉此形成AI與我互動的神經網路,並再一次又一次的互動之中探尋更多的aha moment,同時這些互動也會成為我可以分享的知識。

Expand full comment
4 more comments...

No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