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
首先想跟新訂閱我的人說聲「謝謝你」,謝謝你願意在這個風波裡挺我(訂閱應該是一種挺吧)
這週沒什麼喜劇相關的內容,原因如果有看新聞你可能也知道了,這週真的比較忙些。
但我還是想寫點東西,讓生活回歸一點原本應有的樣子。也希望這週的輸出,對你有些幫助。
這週看的書是萬維鋼的《高手學習》這本,終於把它看完了,我想跟你聊聊這本書的內容。
《精英日課》專欄作家萬維鋼
「你好,歡迎來到萬維鋼《精英日課》,今天的題目是…」
這句話,曾經陪伴我度過每一個早上通勤、遛狗的日子。那時候剛接觸到得到專欄,第一門購買的課程就是萬維鋼的精英日課。聽了第一講,從此就迷上了。
我從未聽過如此乾貨,邏輯又如此清晰的說理,作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博士,長期從事核聚變物理學研究的萬老師,他擅長的是使用科學精神分析社會現象,把難消化的原文科學寫作翻譯成簡單的文筆交給你。
聽他的音頻(很中國的用語,抱歉啊),有一種專屬於熱愛知識人的滿足:「夠硬、夠新、能得到」。
這週我讀他的《高手學習》一書,內容一樣非常夠硬夠新,且讓我得到不少。
「內隱學習」跟一般學習不一樣
我特別想提提「內隱學習」的概念。
「內隱學習」是一個目前科學界仍然沒有完全搞懂的學習過程,意指人類學習複雜、沒有明確規則、變化多端的領域時,通常是看著看著,摸一摸,怎麼過個一段時間就忽然會了。
究竟怎麼會的,你自己也說不上來,總之就是會了。書中舉的例子是學齡前兒童學習語言,成人學習複雜人際關係,或者某些時候,學圍棋。
與之相對的,是「外顯學習」:學習明確規則、限定領域、固定操作的事情,需要動用注意力,以及需要用理性思考來理解這些規則。常見的如算數學、開車、操作核電廠等。
我認為,書中提出最有力道的兩個科學發現是這樣的:
「內隱學習」與理性思考並無關聯,實驗證明智力測驗表現與內隱學習表現無關。
「內隱學習」過程越是專注,學習效果越差。分心,反而學得好。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勁爆的科研結果。
分心,反而學得好
幼童為何學習語言如此快速,學數學卻如此緩慢?現在可能的解釋是,因為幼童負責理性思考的前額葉還未成熟,但其他負責內隱學習的腦區神經可塑性極高,因此可以驚人的速度學習語言(內隱學習),但學不會加法(外顯學習)。而且幼童一天到晚分心。
而你在學習某些項目時,可能也有這種經驗:「究竟怎麼會的,我也說不上來,但看著看著就會了」。
以我學習喜劇的經驗,喜劇沒有明確的規則、領域,我就是一直看一直看,每天看個6小時好笑的東西,就莫名好像抓到手感了。但究竟怎麼會的?我也說不上來,看著看著就會了。
高中時我也曾跟北藝大老師學書法,老師的教法跟我小時候學的不一樣,他只叫我在旁邊看他如何臨摹,沒有告訴我哪裡要捺,哪裡要撇,甚至沒告訴我該如何握筆。
只叫我在旁邊看著,換我寫一次,他再告訴我哪裡寫得好。(嘿,大部分都寫得不好,就不用提了)
想想這種教法聽起來有些偷懶,但也許反而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因為學習一年後,我也是「看著看著就會了」。
以前我時常擔心自己不認真,用刻意專注的方式學習「喜劇」,反而讓成效停滯而不自知。這一章節,真是一個大好消息,讓我可以重新用更放鬆的方式享受喜劇。
知道了這個概念,可以讓你放寬心。你可以知道,有些項目學起來,就是要「分心地學」,太刻意,反而壞了事。
你也在學習什麼複雜、沒有規則可言的項目嗎?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學習?歡迎回信告訴我。
這週沒有發文,下週風波大致底定後,會開始發布新的寫作。
這次風波看見許多人情冷暖,有非常讓人振奮的,也有讓人心寒的。對於振奮溫暖的人們,我心懷感恩,你們就像是烏克蘭邊境難民營的志工一樣讓人充滿希望。
對於讓人心寒的人們,以我對自媒體的了解,永遠尋求「你輸我贏」耍小手段,最終是會業力引爆的,且來得極快。爬得越高,摔得越痛,對此,我只有祝福。
還是忍不住說了幾句對風波的評論。
走啦,下週見。